公正指对于同一事件对于所有的人平等对待。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
程序公正追求规则对于所有人和机构的平等,追求起点的平等。社会公正追求结果的平等,不问人们的起点、运气和努力。 现代社会以程序公正为基础,也兼顾社会的公正。
因为社会公正关系人们的利他主义的良心。但如果社会过分追求社会的公正,会动摇程序公正,也会影响自由,还会削弱社会的竞争,也由于社会完全承担对于弱者的救助减弱个人对于弱者的关注。 - 维基百科
什么是公正?
2004年,飓风『查理』横扫佛罗里达,造成严重的灾难。以及引发了一场关于价格欺诈的争论。现实就是灾后物价的飞涨,2美元的冰袋涨到10美元,250美元的发电机涨到2000美元…,这些天灾背后的物价引发了灾区民众的极度愤怒,认为这是一场市场的『价格欺诈』,你觉得你又如何看待?
我们自认为什么是公正?
公正即正义,即法律得以正确执行,即有罪与无罪的合理审判。站在法律的角度,似乎确实这是一个违背法律,违背道德的状态,即不公正的,它给灾区受害者照成来很大的幸福感损失。但是拥护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索维尔认为,所谓的『价格欺诈』正是会让灾民受惠的,正是因为高价格才能刺激吸引周边资源丰富的区域以最快的速度向灾区就行资源调配,如果限价,那灾区的物质缺乏状态将得不到第一时间的缓解,就只能指望着政府的救援。
故而书中提出来一个疑问句:一个公正的社会是否应当努力推进其公民的德性?或者说法律是否应当在各种德性观念中保持中立,以使公民自由的为自己选择最佳的生活方式么?
哲学角度上来说,对此问题的回答,传统意义上就代表了古代与现代的两种政治思考。
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公正意味着给予人所应得的,如果不首先反思哪种人们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就不能弄明白什么是公正的宪法,法律不可能中立与良善生活的各种问题。
而现代哲学家们,康德、罗尔斯认为:那界定我们各种权利的公正原则应当不依赖与任何特殊的德性观念或者最佳生活方式,相反一个公正的社会应当尊重每个人选择他自己关于良善生活观念的自由。
功利主义 - 最大幸福原则
四名遭遇海难的船员,被困大西洋上,在食物消耗殆净后,杀死了其中最弱小的船员,在20多天后,三名船员得以获救。对此又该如何评判公正?
杰里米.边沁在功利主义上的立场就非常明确: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那于此来看,是否上面的事件又感觉合乎常理呢,但以目前社会公正的角度看这肯定存在一定问题。
引发来对于公正的两种思考角度:
- 1、一种行为之道德与否仅仅取决于它所带来的后果;正当的行为就是人们经过考虑后所做出的任何能够使事情达到最佳状态的行为。
- 2、在道德方面,结果并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全部。某些义务和权利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而这样做的原因并不依赖于社会性的后果。
对边沁的反驳也很多,最主要立场在于:
- 1、未尊重个体权利
- 2、将幸福与痛苦作为社会通用的价值货币
市场与道德 - 雇佣帮助
美国的征兵制,是强制性征兵还是允许出价雇佣士兵?你觉得哪一种最为正当呢?
- 1、征兵制
- 2、允许有偿的征兵制
- 3、市场体制的志愿兵模式
很明显,就自由主义者而言,征兵制是具有强迫性,是一种奴役的表现,甚至暗示了政府拥有公民以及可以随意对待公民的权利,意味着是自由的枷锁。当然他也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减少了总体的幸福感。这样看来确实征兵制有较大的不合理性。
那么为何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市场来进行招募呢?设定工资和报酬来吸引士兵以及其质量与数量。
作者认为,将公民的义务转变成一种可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也并没有增加自由,而是暗中破坏了自由。当我们将征兵这类义务作为商品贩卖的时候,穷人与富人的处境就变得完全不一样,所谓的志愿兵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公平。富人、有特权的人,完全可以避免被征兵的情况,而战场上的大多都是受其他条件逼迫而战斗的士兵。那么控制着政府上层的特权人士对于战争的态度,也有可能存在弱化的思想,反正与其无关,至少是家庭成员上。
若是仅仅是更具功利来评定所有事务,就贬低了那些适合更高的规范的事务与行为:比如孩子、怀孕,对子女的养育等。
那么对于更高规范的判定,我们始于这种观念:正当的评价事物和社会行为的方式取决于这些行为所满足的目的。犹如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理论:我们视图抓住这些行为的本质性目的或意图,以此来鉴别出那些适合于这些社会行为的各种规范。
伊曼纽尔.康德 - 重要的是动机
如果权利不依赖与功利来进行公正的判断,那又是什么来衡量它们的道德基础呢?
自由主义者提出来一种可能的答案:人民不应当被仅仅当做促进他人福利的手段而加以利用,这样侵犯了根本性的自我所有权,它不应当可以被社会随意处置。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也对功利主义发出了强烈的批判:道德跟使幸福最大化以及任何其他目的无关,而在于人作为目的加以尊重。
对于自由主义,我们日常的所认为的市场自由或者消费自由也并非真正的自由,它仅仅满足了我们事先并没有选择的各种欲望罢了。
康德认为什么才是自由:当我们像动物一样最求快乐或者避免痛苦时,我们不是真正自由的行动,而是作为欲望和渴求的奴隶而行动。
自由的行动就是自律的行动,自律的行动就是根据我给自己所立的法则而行动,而不是听从本性或者社会传统的指令。
约翰.罗尔斯 - 平等的理由
罗尔斯提醒我们:
- 1、首先公正通常具有表示敬意的一面
- 2、只有当社会确立了自己的使命时,优点才会产出。而对于复杂情形下又具有较大局限性。
将公正的论点关于荣誉、德性以及善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去解决复杂情形遇到的一些悖论问题。
亚里士多德 - 谁应得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有两个主要观点:
- 1、公正是目的论的,对于权利的界定要求我们弄明白所讨论的社会行为的目的。
- 2、公正是荣誉性的,为了推理行为的目的,我们至少要确认它应当尊敬或者奖励什么样的德性。
公正意味着给予人们所应得的东西,将世界上最好的长笛给予最佳的长笛演奏者不仅仅是能带来最好的音乐有利于大众。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才是这个最好的长笛存在的意义 - 被更好的吹奏。
关于公正和权利的争论,常常无法避免和社会制度的目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尊敬与奖励的德性的争论,很多时候我们的法律也尽可能的保持中立,但是如果我们对其的讨论不涉及良善生活的本质,就好依旧很难阐述清楚何为公正!
公正与共同善
康德认为我们应当超脱自生的欲望,主宰自己的意识。对于他与罗尔斯而言,权利优先于善,那些界定我们各种义务与权利的公正应该中立于各种良善生活的观念。
亚里士多德则表示,我们应当将良善生活融入到公正的评判中去,才能解决很多复杂情况的问题,产生公正。
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角度,忽略了自由。一种试图培养好的良善生活的思想有可能将其价值观强加于其他人。没有将人作为独立自主的自我,能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尊重。
作者本书内讨论的三种关于公正的法则
公正意味着使功利与幸福最大化,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
缺陷:使得公正和权利变为一种算计而非原则的东西。单一的,整齐的衡量标准难以适用,具有很大矛盾冲突。
公正意味着尊重人们选着自由,或者自由市场,或者是无知之幕下的选择
缺陷: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使得功利最大化,或者保障自由来实现一个真正的公正的社会,必须要推理共同的良善生活的意义来兼容各种文化以及分歧。
公正涉及培养德性和推理共同善
肯尼迪说:即使我们努力消除无知匮乏,我们也还面临另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对于满意度的匮乏,让我们所有人都异常苦恼。